close

 

零安樂政策上路一周年了,今年剛好遇上狗年。

當初預想各地收容所一定會爆量的,

只是大家都在想When,

讓我們來看看這篇聯合報的報導。

零撲殺周年 收容所爆倉、流浪犬認養乏人問津

2018-02-06 09:59聯合報 記者彭宣雅╱即時報導

 

 

零撲殺政策上路今天屆滿一周年,由於規定不能撲殺,各地收容中心爆倉,人犬衝突頻繁;政策要求精準捕捉,導致只能收容追車咬人的大型犬,不僅無法送養、民眾也不願領養惡犬,甚至連地方防疫所人員,都頻頻被咬,沒有配套政策執行,讓地方政府流於精美數字的形式,大喊吃不消。

嘉義縣政府動物防治所所長李建霖表示,這一年來收容量都在110%上下跳動,流浪犬「有出去才進得來」,大家都以精準捕捉為目標,因此追車咬人的、發生人犬衝突的狗才會捕捉,才造成收容中心爆量;這些大型的凶惡犬,一般民眾不願意認養,連工作人員都常被咬,因此頻換單位,造成人員流動,人員不足現象雪上加霜。

一名地方防疫所獸醫私下表示, 零撲殺政策是動保團體運作下不成熟的立法政策,雖明顯大量減少後端撲殺數量,但後續衍伸問題很嚴重。他舉例,六都經費多、人員充足,處理流浪犬問題,「招數就會比較多」,比如,有的縣市有錢去找馴犬師來訓服惡犬;有的縣市以每隻2000元代價,委請動保團體把流浪犬帶離收容中心「代養」;有的縣市收容中心快滿的時候,直接公告「禁止收容」,因此呈現出漂亮的收容數字,其實只是換個地方收容。

他直言,政策配套要完整,要能實際做得到;做不到的要求,只會消磨第一線防治所人員的心志,第一線人員防疫與動保兩頭燒,一邊禽流感防疫一直在撲殺,另一邊流浪犬卻碰都不能碰,整個大錯亂。

中華民國動物保護協會理事長、前台南動物防疫保護處處長李朝全表示,「一年來動物福利有變得更好嗎?」零撲殺政策「太硬了」,沒有相關配套,都會區人員經費充足,鄉村型的地方,政府是否能有效協助,否則偏遠地區狗應該送到哪裡結紮,這些問題若沒有解決,就流於數字的統計形式。

 

零撲殺政策上路周年,由於配套不足,造成地方防疫所「狗滿為患」,人犬衝突不斷,部分...
零撲殺政策上路周年,由於配套不足,造成地方防疫所「狗滿為患」,人犬衝突不斷,部分的流浪犬在各公私立收容所間轉換,動物福利是否有變好有待觀察。第一線防疫人員/提供
零撲殺政策上路周年,由於配套不足,造成地方防疫所「狗滿為患」,人犬衝突不斷,部分...
零撲殺政策上路周年,由於配套不足,造成地方防疫所「狗滿為患」,人犬衝突不斷,部分的流浪犬在各公私立收容所間轉換,動物福利是否有變好有待觀察。第一線防疫人員/提供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棉花寵藝 的頭像
    棉花寵藝

    棉花糖寵美藝術

    棉花寵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